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大背读代能第一安全源体冲突十四俄乌景下五现系规划

大背读代能第一安全源体冲突十四俄乌景下五现系规划

2025-04-30 19:46:54 [百科] 来源:故土难离网

3月22日,俄乌国家发改委、冲突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下称《规划》)的大背读现代通知,规划中包含了风光电储等新能源,景下也包含了石油、源体煤炭等传统能源。系规

从表面看,划安《规划》涉及到所有领域,全第是俄乌一次大方向的指导;但是放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这份《“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又有了不同的冲突含义。

《规划》对目前的大背读现代世界能源格局做出了判断,也提出中国“能源安全保障进入关键攻坚期”。景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源体全球气候治理呈现新局面。系规再把这份文件放在俄乌冲突,划安以及欧洲能源面临窘境的大背景下,一切都有了深意。

煤炭

现代能源体系建立在可再生能源上,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富煤是中国资源禀赋的基本国情。中国煤炭的自给率常年保持在95%左右,具有较高的独立自主性。

煤炭是中国保障能源供应的主要抓手。在新出台的这份《规划》中提到,如今的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煤矿,保障煤炭跨区应用。并且,《规划》没有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一样设定煤炭消费总量和比重等量化指标。

中国能源目前面临的局面是,石油需要大量依靠进口(对外依存度超过70%),新能源仍在发展之中尚不能独当一面,唯一可以确定的能源供应就是煤炭。3月22日,副总理韩正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题座谈会上强调:加强统筹谋划,确保安全保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不断迈上新水平。一脉相承,《规划》中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被列入科技创新示范工程专栏。这意味着,在能源安全的目标下,做好煤炭清洁化,做好产能布局,无疑中国保障能源安全的最大底线。

石油

石油是现代经济最重要的一种战略资源,被称为“工业血液”,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常年居高不下,保持在70%以上。去年,石油对外依存度罕见下降,但仍然高于70%。天然气的产量虽然提高,但对外依存度也超过40%。这充分表明中国在石油领域的被动性——供应安全攥在别人手中。

俄乌冲突爆发后,能源危机最为严重的就是德国等欧洲国家,他们正深陷天然气危机的泥潭,始终无法找到根本的解决途径。2月2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因忙于解决自身的天然气供给问题甚至缺席北约峰会开幕式。

居安思危,焉知今天的德国就不是明天的中国?

对于石油天然气,新出台的《规划》明确提出了“保”的思路:2022年石油产量稳中有升,回升到 2 亿吨水平并较长时期稳产。2015年,中国的原油产量曾打到过两亿吨以上,但从2016年之后逐年下滑,2019年之后小幅回升,但仍未达到两亿吨的产量。规划中“保石油保天然气”的思路,表达了对油气安全的重大关切。

虽然现代能源体系建立在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上,但在新能源加速发展时期,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不会降低,这也是要加速储备石油,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海陆并重的原因。否则,就是皮之不在、毛之焉附的问题。

新能源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使得石油天然气再一次成为政治工具。降低对油气资源的依赖,并兼顾环境保护因素,从长远角度看,发展新能源是必由之路。

最新出台的基于十四五期间的《规划》,明确了各类能源的发展方向,关于新能源,则表述为:全面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其他可再生能源。

目前,世界的非化石能源都处于快速发展期。风电、太阳能发电无疑成了最重要的发展规划,《规划》表明,光伏前景为分布式+大基地并举,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39%。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促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提高。这与此前中央多次提出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相呼应。

《规划》中对于氢能也有涉及——适度超前部署一批氢能项目,着力攻克可再生能源制氢和氢能储运、应用及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力争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电力

在《规划》中,“电力”一次出现了78次,比光伏和风电出现次数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

毕竟,新能源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最终的实现形式是电力。

“十三五”期间,电力的主要方向还是输配电网,保障“人人享有电力”。“十四五”时期,对电力的要求从运行到保障,从配置到协调,更突出了“安全”二字。

一是电力安全保障,增加储能,加强协调运行能力。《规划》提到,到 2025 年,灵活调节电源占比达到 24%左右,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 3%~5%。

3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里面详细提及了新能源助力储能发展,如今《规划》又将储能作为重点,能源储备已是第一要任,将为消纳新能源、削峰填谷、增强电网稳定性和应急供电等多重作用。

二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并完善电力系统网络安全。2021年秋天,中国多省限电,发改委发文,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一系列措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电力的捉襟见肘也因此显露出来。

《规划》中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划重点,大力提升电力负荷弹性,以应对突发状况。能源安全折射到电力系统上,就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供电自给自足以及保障储能安全。

在如今世界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中国必须统筹推进能源安全与转型,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如此看来,《规划》不仅是“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提供了“施工图”,更是一份能源安全的“路线图”。


(责任编辑:综合)

推荐文章
  • 欧洲两国就核能激辩 德国被认为双标

    欧洲两国就核能激辩 德国被认为双标 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官员为本国的能源转型的纪录进行辩护,此前法国批评德国一方面拒绝欧盟关于核能的立法,但同时在供电有缺口的情况下从法国进口核电。近年来,法国和德国多次就核能在欧盟能源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发 ...[详细]
  • 美国弃风、弃光现象有多严重?

    美国弃风、弃光现象有多严重?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预计,2035年德克萨斯州电力市场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能力将翻一番,推动可再生能源在总发电量中的份额不断增长。然而,如果该州的输电系统得不到升级,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将面临弃风、弃光窘境。 ...[详细]
  • 欧盟未明确水电绿电属性或影响我国出口

    欧盟未明确水电绿电属性或影响我国出口 近年来,电池企业、光伏制造商主动降碳,纷纷向水电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转移。但若水电本身的能源属性不明,或被认定为非绿色电力,那么,企业眼中香饽饽的水电将不再具备零碳优势。“一般认为,水电就是绿电,但解读 ...[详细]
  • 到2029年,全球极端天气将造成3万亿美元损失

    到2029年,全球极端天气将造成3万亿美元损失 袭击全球的热浪蔓延,干旱及水灾等异常天气增多。全球平均气温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南美秘鲁海域的海水温度上升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会导致今年夏季的气温进一步升高。据专家预测,截至2029年,厄尔尼诺造成的经 ...[详细]
  • 欧盟新电池法规落地!中国千亿出口产业有何影响,怎样应对?

    欧盟新电池法规落地!中国千亿出口产业有何影响,怎样应对? 6月14日,欧洲全体议会以587票赞成,9票反对,20票弃权投票通过了欧盟新电池法规。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较大的份额,可以预见,一旦新电池法生效,中国电池制造商若要在欧洲市场销 ...[详细]
  • Holosolis将在法国建设5GW太阳能光伏组件组装厂

    Holosolis将在法国建设5GW太阳能光伏组件组装厂 由欧盟独立机构EIT InnoEnergy创立的法国可再生能源初创公司Holosolis宣布计划在法国东北部建设一座5GW太阳能光伏模块组装厂。初始组件生产将于2025年开始,该工厂将在2027年达到 ...[详细]
  • 碳市场不是解决全球碳排放的妙法

    碳市场不是解决全球碳排放的妙法 欣里奇Hinrich)基金会日前发布最新报告《全球碳市场入门》。这份报告是与Visual Capitalist合作编写的,介绍碳市场是如何运作、如何演变的,以及在哪些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有效实施。气候变化 ...[详细]
  • 波黑有望与阿塞拜疆加强能源合作

    波黑有望与阿塞拜疆加强能源合作 4月12日,波黑外贸商会当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波黑有望利用阿塞拜疆总统来访的机会加强两国能源合作。波黑目前从阿塞拜疆进口最多的产品是石油。将阿塞拜疆的天然气输送至波黑是战略项目,将由阿尔巴尼亚、黑 ...[详细]
  • 欧盟就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达成协议

    欧盟就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达成协议 欧盟周四就 2030 年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的雄伟目标达成一项政治协议,这是欧盟应对气候变化和放弃俄罗斯化石燃料计划的关键一步。协议要求到 2030 年将整个欧盟地区的最终能源消耗量降低 11.7%,议 ...[详细]
  • 国际油气巨头迎来开门红

    国际油气巨头迎来开门红 在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大背景下,石油天然气能源大宗商品市场迎来首季度财报披露,bp、壳牌、道达尔能源、埃克森美孚、雪佛龙五大国际油气巨头全部实现盈利,虽然利润增幅有所收窄,但盈利弹性犹存。今年前3个 ...[详细]
热点阅读